cnjpetr2009@126.com 010-6543-6703
现代物流业的波及效应研究

现代物流业的波及效应研究

宋则,常东亮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政与贸易经济研究所,北京100836)
 
摘要:伴随着现代物流业在我国产业地位的确立,不仅为其自身今后的持续、快速发展埋下了伏笔,也是对现代物流业的影响力和辐射功能的最好佐证。本文以2002年中国投入产出表为基础,编制了由现代物流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不包括现代物流业的第三产业组成的四部门投入产出表;通过全面分析现代物流业的各项投入产出指标和系数,深刻揭示了现代物流业的产业特性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为进一步推动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详实而可行的政策依据。
 
关键词:现代物流业;产业特征;波及效应
 
一、引言
 
中国的现代物流业,从改革开放开始起步,近年来进入加快发展的新阶段,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支撑和带动作用。“十五”时期,中国社会物流总额达158.7万亿元,比“九五”时期增长了1.4倍,年均增长23%,远远快于“十五”时期GDP年均增长9.5%的水平。经过长时间的酝酿,2006年公布的“十一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并在规划纲要中将其单列一节进行专门论述,标志着现代物流业的产业地位在我国正式确立。这不仅为物流业今后的持续、快速发展埋下了伏笔,一定程度上也是对现代物流业影响力和辐射功能的最好佐证。
 
随着现代物流业的兴起和发展,理论界围绕产业沿革、发展趋势、物流企业管理运作、物流技术革新、传统物流企业的转型、竞争与规制、成本与价格等各方面,开展了大量的调查研究。这些研究回答了关于现代物流业的产业形态、历史与现状、以及政策变迁的一系列问题,但对于指导现代物流业发展的产业运行内在机理尚缺乏系统的研究成果。李靖辉、熊欣(2005)曾利用反映部门间技术经济联系的投入产出变量,对广东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论证。有鉴于此,本文试图以2002年全国投入产出表为基础,全面运用投入产出的分析方法,探讨现代物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及影响力。
 
 
资料来源:商业经济与管理 2008年1月,第1期(总第195期)
转载时间:2013年06月21日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