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战中的连锁经营:日本成功引入连锁经营的若干思考 中国的连锁经营如何发展之我见
周景姝,叶 子
连锁经营的本质是把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原理应用于零售商业,实现了商业活动的标准化(商品、服务、店名、店貌等);专业化(采购、送货、销售、经营决策等职能分离)、集中化(商流、物流、信息流等)、单纯化(使各个环节、各个岗位的商业活动尽可能简单)。在亚洲,较早引入连锁经营并取得成功的国家是日本。
日本连锁业进程
日本连锁经营历史并不长,1963年日本出现第一家连锁店,到1992年,连锁公司发展到688家,连锁商店的销售额约占零售业销售总额的30%,成为日本流通产业中的一种重要形式。但发展却十分迅速、规范。60年代,日本走过了连锁经营的起步阶段,70年代开始,连锁经营大规模发展,为日本带来巨大的规模效益。日本之所以能成功导入连锁经营,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日本连锁业迅速发展透视:
经济复苏与腾飞;日本中小商店众多;政府大力支持与扶植。
天时----日本经济的迅速腾飞
1961年到1970年,日本经济步入了第二个高速发展时期,日本政府制定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提出,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7.8%,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6.9%,实现十年间使国民收入增长1倍的目标。到1970年,日本虽经历两次经济危机,但经济年平均增长率仍达11.6%,1970年,日本人均国民收入为1883.9美元,比1961年的505美元增长了3.7倍。十年从根本上改变了日本经济面貌,实现了日本经济现代化。
……
未完,详见附件
资料来源:《中国商贸》 1997年第09期 第31-32页
转载时间:2013年08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