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CM公司赴日钢铁物流考察报告之一
由于BCM在为丰田等汽车厂服务中涉及仓储、运输、加工等综合性钢铁物流业务,在与美达王方面多次交流和研讨中,我们要求美达王在进一步改善BCM整体服务方面给予更多的帮助,而美达王也认为全面提升钢铁物流的整体水平将有助于BCM更好地为丰田汽车提供良好和持续的服务,为此表示了将为BCM扩大配送加工和物流服务提供有力支持。7月23-31日,BCM公司董事长、总经理、日方副总经理和总经理助理一行四人赴日进行了以钢铁物流为主题的考察。在此次考察期间,我们分别与美达王东京总部和名古屋支社进行了交流,着重交流了汽车板配送机能等事项;参观考察了美达王下属日本最大的剪切中心集团五十铃公司专门为汽车厂加工配套的安城五十铃和大和五十铃两家剪切中心;对日本汽车零部件公司双叶产业株式会社进行了拜访和交流,探讨了加工物流事项;拜访了极具特色的小批量运输配送企业——METAL BIN(金属便),参观了日本最大的钢铁物流团地——千叶县的浦安团地,以及美达王建材(MC Logistic Co,.)在浦安和船桥的两个型材加工中心。
此次考察着重对日本大型商社在整个供应链中的角色和地位进行了考察,并对其下游客户对商社的倚重度和日本钢铁物流的概貌进行了了解,同时也对日本剪切中心在钢铁供应链中的作用进行了较深入的考察,应该说收获很大,启发也很大。
启发之一:要全面认识综合商社的功能
日本的综合商社是日本特定历史文化背景下的产物,具有其特殊性。综合商社发展到今天,是百余年历史的积累,是日本政府支持的结果。在“贸易立国”的战略下,二战以后,日本政府把进出口产品配额、外汇额度以及银行贷款优先安排给商社,使商社得到飞速发展。
此外,我们还可以看到日本综合商社生存的基础是一大批生产企业对它的依赖。生产企业与综合商社之间有着长期的、密不可分的工商协作关系,这种关系通过商社注重超值服务、重视与制造商和客户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很大程度上打造成功并进一步提升了上下游整体供应链合理高效的运营机制。
从美达王的战略来看,日本综合商社,尤其是综合性钢铁商社与以往我们了解的商社已经开始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综合商社传统上只是贸易二传手,是单纯买卖关系,更多地是在钢材进出口方面具有较好的条件和基础。美达王也认为,以往的一般贸易,被称为是“随伴贸易”,其交易方式是(1)接受函询,(2)把报价发给几家公司,(3)把这些连结起来,所以成交的也只有20件当中出现1件的水平。这种做法即使费工夫地做几百件其效率也不好。因此,美达王正致力于构筑以增值来反映机能,创立新商务模式,有效延伸经营,并具有全球规模的价值链。这也是一种充分使用资金、库存这些数理逻辑性机能,与客户和供应商双方更为深入连接的业务形态,把日本的商社一直惯用的“绳线式交易”延伸到世界规模。所以,美达王在今天更注重“事业投资”,其与“随伴贸易”的比例已经达到了2:1,而且投资还会增加。
从美达王这两年以来的战略推进情况来看,其战略确实已经发生了改变。美达王现在更多地强调,要与客户和钢铁厂家融为一体,提供具有美达王公司特色的机能和服务,帮助客户提高竞争力,并成为让大家信得过的最得力的伙伴。
据汤浅专务说,由于中国市场的变化、变动很大,美达王高层只是在“参与商流,进入市场”,还是“投资生产企业,进入市场”的方式方面还没有最后的定夺。而据我们了解,美达王已经在这两个方面全面展开了探索。
在交流中,美达王各部门都一再强调机能,强调通过提供各种机能,达到服务增值的效果。其中商社有商社的机能,剪切中心有剪切中心的机能,各司其职,各具优势。
美达王总部的汽车钢材部田边部长说,美达王不属于钢厂,也不属于汽车厂,美达王存在的意义就是汽车板专门的服务中心。制造商思考的是制造产品,汽车商思考的是制造汽车,而中间的“搭配”就由美达王来做,即把钢厂的营销、服务功能,汽车厂的采购及初加工功能让美达王来承担,美其名曰让比较“繁琐”的日常业务交给美达王来做,其实真正的意图是把整个供应链的管理交由美达王来做。田边部长强调,美达王对外已不再称自己是贸易公司,而是通过“全配送整合”体系,提供解决方案。
美达王这种做法确实与我们体系的做法没有什么大的区别,只是他们做得更早些,做得更好些而已。但无论怎么说,美达王这种在钢铁供应链上的优势和强势做法,不得不引起我们高度的重视。因为对双方而言,目标群是一致的,服务理念大致是相同的,如果没有合作,那就是直面的竞争。从美达王这几年在中国快速的布局也大致可以看出端倪来。
启发之二:剪切中心在供应链中的作用不可替代
五十铃集团的定位与作用
五十铃集团始创于1952年,资本金达到6亿日元,是日本最大和最优秀的剪切加工中心集团,其下属有9家加工中心(与2003年相比,减少了两家加工中心),2004年配送加工总量达到114万吨,在目前日本国内约1754万吨剪切加工市场份额中约占6.5%,并在日本钢板剪切加工市场中占据高端地位。
五十铃集团的使命是,以世界钢铁网络为舞台,创造并提供最佳的钢板流通服务,满足所有顾客的需要,为社会做出贡献。它的经营理念是,要成为一个工作愉快、业绩优秀、能自我实现的公司。目前五十铃集团正在公司使命和经营理念的引导下,本着“无论何时,无论何地,不断追求创新”的变革创新思想,借助于IOC活动(五十铃组织体制变革活动),追求“实现全自动企业,以24小时作业体制,成本减半以及整体整合机能的商业化”理想。
因此,五十铃集团的自我定位十分清楚,它从一个典型的家族企业转变成由美达王控股60%,新日铁参股33%,家族股份仅占7%的商社系剪切中心集团,本身就是对剪切中心主动融入钢铁供应链、在社会分工协作中取得最大利益优势的回答。
五十铃集团的剪切中心正在通过不断的“设备自动化、功能全面化、网络优化、服务深化”,以及“营业、生产、运输”三位一体的运作机制,向着既定目标迈进。目前正在推进的“ATOM”(最佳钢板流通服务)构想是准备通过借助美达王的全球采购网络,通过发挥剪切中心的专项机能,以及IT和物流网络体系的作用,来实现向全球钢板流通市场提供最佳服务的目标。
剪切中心在日本钢材加工配送中的作用
任何一个供应链基本上都是由物流、商流、资金流、信息流这么四个流所构成的。钢铁供应链也不例外,综合商社主要在商流、资金流和信息流方面起到关键和决定性的作用,而剪切中心则在物流中起到中间环节的上下承接的作用。
在日本,大型综合商社与剪切中心体系、各剪切中心体系与下游厂商、综合商社与上下游厂商之间的业务分工十分明确,这是由相当成熟的和已经高度社会化分工的体制所决定的。
传统意义上的日本剪切加工中心一般具有加工、物流、信息服务三大机能,而以汽车厂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五十铃剪切中心集团已经发展成为QCDPS的服务特征,即通过提供满意的“质量、成本、配送、价格、速度”来实现客户满意的目标。原有的机能也从三项发展成为“采购机能、商社机能、钢厂机能、物流机能”四项,尤其是在商社体系的一体化运作下,更加明确地在剪切中心层面追求商社机能的发挥(代表商社行使服务功能)和客户满意度的提升。
以五十铃剪切中心集团为例,对外已经有与钢厂和商社连接的BRIDE系统,通过EDI方式实现原材料采购、订单管理的“看板管理”,对内有五十铃自己开发的IBICS系统(五十铃业务运行管理系统),通过IT的广泛运用,来提高管理精度,推进高效化。因此,我们可以看出,日本剪切中心通过提供全面、完善、系统的服务功能在钢铁供应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启发之三: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空间很大
汽车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的关系
由于新的竞争环境的形成,以欧美日为代表的全球性汽车产业链正在逐步构成一个新型的汽车工业零整关系,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世界汽车零部件企业正纷纷从整车企业中独立出来,这极大地改变了原有汽车产业的垂直一体化分工协作模式,零部件企业与整车企业形成了对等合作、战略伙伴的互动协作关系。根据Ward's AutoWorld的最新调研表明,以丰田、本田、日产为代表的日本汽车业在近几年来通过建立起一种以追求团队精神和协调意识,运用战略联盟或外包的形式,加强与供应商和承销商之间合作的新型零整体系显得尤为富有成效。通过细致的功能与成本比较,研究自身优势所在,或有可能建立起的竞争优势,并集中力量发展这种优势;同时,从维护企业品牌角度研究企业的核心环节,保留并增强这些环节上的能力,把不具有优势的或非核心的一些环节分离出去,同时不断寻求能与之达到协同的合作伙伴,共同完成价值链的全过程。日本企业的做法,摆脱了“纵向一体化”的负面影响,将资源得以外延,借助零部件企业的资源达到快速响应市场的目的,出现了这一新型的“横向一体化”模式。
外资汽车零部件厂商的做法和发展态势
伴随着中国汽车的“井喷式”增长,汽车零部件业也实现了持续快速增长,而且增幅超过了轿车、客车、载货车等行业,在12个小行业中居第一位。中国汽车市场的飞速发展让全球汽车产业及相关领域的投资者都不能忽视。近年来,在中国汽车市场的巨大诱惑下,跨国汽车零部件企业争先恐后地来到中国以各种方式进行投资合作。特别是一些跨国汽车巨头在国外的零部件配套商,纷纷紧随合作伙伴的脚步进入中国。越来越多的汽车零部件跨国集团选择在中国建立其亚太地区总部,更严酷的竞争已经来到中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家门口。
据统计,在全国5000多家汽车零部件企业中,目前已有1200多家是外商投资企业,超过1/5,跨国汽车零部件集团在华独资和合资企业在我国已形成列强环蚀之势。专家说,进入中国市场的跨国汽车零部件集团,许多都是位居世界500强企业,它们在带来技术和资本的同时,为国内汽车零部件市场导入了全球化、中性化、同步化、模块化等先进管理理念和经营模式,为我国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带来严峻挑战。
由于汽车零部件与外部件的用钢比例基本上为60%:40%,因此在汽车零部件钢材配送供应方面的竞争也开始日益激烈。目前国内各主要外资汽车企业都普遍依靠自己系统的零部件供应商来通过服务,汽车零部件的国产化比例很小。正因为如此,所以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汽车零部件产业的发展空间很大,很值得我们去关注、去重视。虽然BG已经在汽车零部件产业发展格局中有了较高的定位和初步的发展,但在为汽车零部件配套的钢材配送加工领域中关注还不够,还是应当引起高度的重视。
丰田汽车及丰田通商集中采购的模式不符合快速发展中零部件行业的要求
从我们对日本双叶产业公司了解的情况来看,目前一些为丰田汽车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商对丰田通商要求的钢材集中采购的模式并不满意。由于这些零部件厂商在日本就有独立的采购体系,而且服务的对象也不仅仅局限于丰田汽车,再加上都有打算在中国召开战略布局,所以有着多渠道采购国产化钢材的愿望。
集中采购的模式在相当程度上也不利于对汽车零部件厂商快速应对汽车厂商的反应要求。因此,对于这些为日系汽车厂商服务配套的零部件供应商,我们仍有机会通过提供合适的加工、便捷的物流和具有一定优势的成本,给予全程、完善的服务。
美达王在汽车零部件服务方面的做法
美达王依靠在日本为汽车厂商及零部件厂商服务的经验和长期合作关系,在客户关系的维护和保持方面,在钢厂和零部件厂商的信息沟通方面,在零部件厂商与其本部的信息交流方面以及在共同开发模具等方面都做得相当到位。此次拜访的双叶公司就明确提出,丰田汽车在中国要求国产化速度加快,他们希望能够尽快使用BG的产品,但还是希望再加上美达王的商社机能。他们认为,丰田汽车的看板管理应由日本商社的参与才会比较可靠,这在相当程度上也表明了对美达王的高度信赖和对中国厂家物流配套能力的担心。
我们面临的机会
BG长期以来在汽车行业中关注的主要是整车企业,尤其是高端的汽车外板的供应。几乎所有与汽车企业相关的BG剪切中心也往往把重心放在汽车外板的加工配送方面,直接面向汽车零部件的极少。
由于汽车零部件的特殊性,它与汽车整车厂对原材料的统一规范、统一要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如果我们不关注汽车零部件,那势必会导致很大一批汽车板供应渠道的丧失。在与美达王的深度交流中,我们深切感受到BG应当在这个领域有所突破,有所进展。而与美达王的合作,甚至可以用商流合作的形式来换取美达王在日系汽车零部件厂商中已经获得的进入优势,尽早介入,尽早发展,才有可能尽早获得成功。
启发之四:钢铁物流的深度发展应当引起关
快速发展的METAL BIN实践案例
大批量、集中的钢材运输,人人都会做,人人都想做。但是小批量、多批次的运输,尤其是通过加工配送的钢材成品运输就很难找到合适的运输商,很难满足委托方和客户的要求和期望,面向中小客户的深度服务不仅是中国国内钢铁及相关企业十分关注的事情,在日本同样也是一个得到十分关注的问题。
成立于2000年10月的METAL BIN公司就是一个专门从事小批量集配运输的小型企业,在短短不到五年的时间里,就迅速成长为在业内极具盛名的钢材配送企业。目前METAL BIN除了在东京地区的浦安钢铁团地内设立总部外,还在钢材加工配送比较发达的名古屋和大阪设立了配送企业,服务半径一般都在200公里左右。以总部的服务企业为例,METAL BIN与所有钢厂、商社都没有任何关系,它直接服务的就是加工配送企业,在浦安团地内已经实现约60%的配送加工企业小批量集配运输订单和长期服务。考虑到东京地区在日本全国约有40%的钢材流通份额,名古屋地区和大阪地区也有20%和10%左右的份额,三个配送企业的从业人员只有十多人,但服务辐射范围竟然已经达到全国流通份额的70%,这不得不对其物流服务策略感到震惊,也难怪这些年来METAL BIN一直受到日本“铁钢新闻”、“产经新闻”等媒体的高度关注和跟踪报道。最近,METAL BIN已经开始新建“建材MIX便”业务,将钢材配送和与之相类似的建材产品的配送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运输配送的效率,已进一步降低物流成本和市场占有率,这些做法也值得我们作深入的分析、研究和借鉴。
五十铃运输的专业性和可靠性
五十铃剪切中心集团有自己的运输企业,客观上有历史整合的原因,但也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全面的服务水平,这种运输服务的专业性、可靠性完全体现了物流服务保障到“最后一公里”优质、高效的全程服务功能。
无论是METAL BIN,还是五十铃运输,我认为他们的做法恰恰是对一般钢材剪切配送手段的极好补充。剪切加工配送只是钢铁物流中的一个环节,是接近客户、靠近客户进行贴身服务的“点”,具有高度快速反应能力的运输服务体系是“线”,而由商社集中管控的就是由许多“点”和“线”联结成的“网”。如果没有良好的贴身加工,没有良好的仓储(库存)管理,没有良好的运输服务,没有相应的信息跟踪,就很难甚至不可能提供良好的乃至卓越的钢铁物流服务的。
同样我也认为,物流的深度发展和有效发展将基于以下三点:①对整个供应链的全程有效管控;②有利于降低整个供应链的成本;③便于建立品牌效应。
也许,目前BG正想推进的“可视化物流管控系统”正是我们未来发展的方向,也是BG核心竞争力的构成要素,更是我们努力的目标。
资料来源: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39aafe0100hc36.html
转载时间:2014年07月05日
上一篇:日本丰田物流系统考察报告会简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