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提高药品流通效率的措施介绍
(一)逐步根除药品流通旧习,加快新药研发与上市
日本医药流通随着市场的逐步成熟和竞争的不断加剧,也出现了一些问题。诸如药厂、批发商、医院药店之间让利、回扣、降价成风;医院、药店采用年度结算和一律折扣方式与批发商结算,导致批发企业收益率过低,2011年药品批发企业平均收益率仅为0.13%,创历史新低。
2007年,厚生劳动省通过了“改善药品流通状况的紧急决议”,其主要内容是,在药品批发商和制药企业之间的交易中实现出厂价与批发价的公正与透明;提高药品批发商在与医院、药店进行价格谈判中的地位,确保药品价格反映其应有的价值;要求药品批发商和制药企业之间必须在3个月内达成价格意向。2010年,厚生劳动省又制订了“促进研发的新药加价制度”,旨在加快药品研发和上市速度。
(二)药品流通领域引进现代化信息技术
日本在药品招标采购、医生处方审核、药品分类编码、市场信息提供、企业信用服务等方面,都有专业化的中介服务机构提供服务。在制药企业和批发商之间,日本制药协会发起建立了日本药品电子网(Japan Drug Net),为所有医药企业提供互联网药品数据交换服务,会员企业在缴纳会员费后,就可以与所有批发商进行数据交换。目前,共有268家制药企业和287家批发、零售企业加入该网络;在药品批发、零售企业和医院、诊所、药店之间,日本全国药品批发商联合会是药品配送的主要管理机构,2006年该会整合全国各地方药品配送系统,成立了药品配送网络协议会(PRO Net),实现了除电话、传真以外第三种流通模式。目前,有395家公司、5.4万家药店使用该系统实现药品的订货与配送。
药品流通领域引进现代物流模式
日本药品流通以社会共用物流配送中心为平台,使生产、流通和医院等环节的药品库存量大为减少,有的企业甚至达到“零库存”,大大降低了药品的流通费用,加快了资金流通速度。最为重要的是,药品如果不进入物流配送体系,就不能进入市场,而药品如果不实行标准化生产和包装,就不能进入这个物流配送体系,这就使药品流通的安全性大大提高。根据《药事法》规定,药品流通的所有环节都必须设置职业药师,以保证药品流通全过程的安全。处方药多采用固定的“医院、诊所+医保定点药店”,而非处方药多采用连锁经营、多元化(化妆品为主、兼营药品、食品、日用品等)经营模式。
文章来源:中国驻日本经商参处
转载时间:2014年7月01日
网址:http://ccn.mofcom.gov.cn/spbg/show.php?id=1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