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体系的建设
物流园区是物流配送中心和物流企业在空间上集中布局的场所,是具有一定规模和综合服务功能的物流集结点。规划和建设一批大型的综合性的现代物流园区,是实现物流据点集中化、构筑现代化的物流体系、配置和整合现有的物流资源、提高物流经营的效益、改善城市功能的重大战略举措。
广州物流园区体系的规划与建设,以创建中国南方国家现代物流中心为目标,将城市建设、国际机场建设、海港建设、货站建设和物流园区及配送中心体系的规划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建设一批起点高、规模大、集成功能强、辐射面广的成为国际物流、区域物流和市域物流集结点的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形成功能各有侧重、布局合理的现代化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体系。按市场经济规律、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生态城市的要求建设物流园区和物流配送中心,坚持节约土地,搞好绿化,防止污染,保持自然生态平衡。
(一) 重点建设国际性枢纽物流园区
依托广州国际机场和黄埔港区、黄埔新港区、新沙港区以及规划建设中的南沙港区,规划、建设黄埔物 流园区、南沙物流园区、空港物流园区三大国际性枢纽型物流园区。
1、黄埔(国际枢纽)物流园区
(1)定位:以新沙港区为依托和龙头,在新沙港区和麻涌建立新沙国际海运物流园;以黄埔集装箱码头为依托和龙头,建立黄埔国际集装箱物流园;以广州保税区为基础,将广州保税区改造建设为广州国际保税物流园;以现有的广州公路主枢纽货运系统东部货运枢纽站为基础建立国际物流园;以黄埔港区为龙头和依托,建设黄埔国际海运物流园,形成一区多园的黄埔(国际枢纽)物流园区。
(2)功能:主要是珠江三角洲物流、港澳台物流、国内沿海物流和日本、韩国、朝鲜、东南亚国际物流。
(3)基本框架:包括海运、装卸、仓储、加工、包装、保税仓、出口监管仓库、物流企业群、配送中心、海关、银行等。
2、南沙(国际枢纽)物流园区
(1)定位:南沙港区已在规划建设之中,建成后的南沙港区将是我国南部沿海最大的远洋海港之一。以南沙港区和进港铁路为依托,规划建设南沙(国际枢纽)物流园区,初步定位在南沙地区内,包括鸡抱沙、龙穴岛、和孖沙围垦区,蕉门水道以西的新垦、万顷沙和围垦公司的部分地区,横沥海岛东部、灵山东南部以及珠江农场的部分地区,南沙石油油库。
(2)功能:以国际物流为导向,在大力发展国际集装箱远洋干线班轮为主的港口货物运输的同时,发展保税加工、仓储配送等与港口货物运输相关的产业。其中横沥配送区利用紧邻公路、铁路的交通优势发展物流储运配送业,满足港区内外的物资集散要求;以南沙油库为基地,形成广州和珠江三角洲特大型石油产品中转、分拨、包装、销售、配送的物流中心。
(3)基本框架:包括海运、装卸、仓储、加工、包装、保税仓、出口监管仓库、物流企业群、配送中心、海关、银行等。
3、广州空港(国际枢纽)物流园区
(1)定位:以广州新国际机场为龙头,以新机场高速公路、京珠高速公路、广清高速公路和北二环高速公路为交通枢纽,在靠近新国际机场货运区附近的花都区范围内,规划建设广州空港(国际枢纽)物流园区,建成国家三大国际航空物流园区之一。
(2)功能:时效性物流枢纽。为国际航空、国内航空高附加值的货物提供仓储、中转、加工、包装、快递、配送、信息等全程物流服务。大力发展航空货运和航空快递物流。
(3)基本框架:包括综合货运站、仓库、加工、包装、快递、配送、海关、银行等设施。
(二)加快建设区域性综合型物流园区
区域性综合型物流园是区域物流的集结点和转运枢纽,是区域性物流服务企业的集中场所。根据广州城市建设发展布局的特点,在老城市中心区和新城市中心区的边缘、城市交通枢纽和货运场站结合处,规划建设一批以仓储、运输、配送为主、功能各有侧重的现代化、开放式的区域综合型物流园区。区域综合型物流园区将充分利用广州现有的各类交通枢纽和公路、铁路、水路货运场的有利条件,将珠江三角洲、华南及全国的区域性物流运送、转运与广州市域性物流批发、配送有机地联接起来。
规划在下列区位较好、条件成熟的区域发展若干区域性综合物流园区
1、芳村(综合)物流园区
树立广州--佛山都市区一体化的城市物流发展理念,充分发挥芳村作为广州与佛山都市一体化结合部的区位优势,初步规划在广州市西部出入口地区的芳村区范围内选址建设芳村(综合)物流园区。该物流园区将为广州西部、南海、佛山、珠江三角洲西部及全国公路货物提供运输及联运代理、中转仓储、装卸、运输、配送、信息等综合性物流服务。
2、白云(综合)物流园区
初步规划在广州市北部出入口地区的白云区范围内,建设白云(综合)物流园区。该物流园区将为广州北部乃至华南地区及全国公路货物提供运输及联运代理、中转仓储、装卸、运输、配送、信息等综合性物流服务。
3、增城(综合)物流园区
在广州东部出入口地区的增城市范围内,建设增城(综合)物流园区。该物流园区将为广州东部、东莞、深圳及全国公路货物提供运输及联运代理、中转仓储、装卸、运输、配送、信息等综合性物流服务。
4、番禺(综合)物流园区
充分利用虎门大桥连接珠江口东西两岸后,南沙成为珠江三角洲东西结合部和几何中心的区位优势,在番禺中部地区建设番禺(综合)物流园区。该物流园区将为广州南部、珠江三角洲及全国公路货物提供运输及联运代理、中转仓储、装卸、运输、配送、信息等综合性物流服务,成为生产资料和加工制造物流基地。
5、花都(综合)物流园区
依托京广铁路、广九铁路运输大动脉,以广州铁路花都(军田)货运站和集装箱货运站为基础,在花都军田和广州北站之间,建设华南最大的以铁路货运和集装箱物流为主的花都(综合)物流园区。该物流园区以提供铁路货运中转为主,是铁路货运与公路货运联运、装卸、仓储、配送、信息综合服务的综合性物流园区。
(三)大力推进物流配送中心体系的建设
物流配送中心是运输、仓储、加工、包装、配送、信息的集结地和物流节点,是从事物流活动的场所或组织。充分利用广州交通枢纽货运站和大型专业性批发市场,大力推进物流配送中心体系建设。
1、按照“市场网络体系化、市场布局合理化、市场动作信息化、市场交易现代化”的发展思路,选择布局较合理、辐射面广、功能完善的交通枢纽货运站和批发市场,升级改造为现代化中高级批发市场、物流配送中心,形成专业性中高级批发市场和物流配送中心一体化的物流网络。
2、建立广州交通枢纽物流配送中心网络
以区域性综合物流园区为主要基地,逐渐将广州公路、铁路、水运枢纽货运站系统中条件好的货运站改造和建设成为集货运、仓储、加工、包装、配送、信息一体化的物流配送中心,形成广州交通枢纽物流配送中心网络。
3、重点建设大型专业性物流配送中心
结合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按照城市中心区的大型批发市场逐步外迁的原则,选择一批大型专业性批发市场作为试点,改造升级为现代化的中高级批发市场,将其中条件较好的建设为大型专业性物流配送中心。在试点基础上,逐渐将广大中型专业批发市场改造升级为物流配送中心和中高级批发市场。
(四)发展市域配送中心网络
配送中心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必须加快市域配送中心的建设,多形式、多类型发展广州市各类配送中心,形式覆盖全市的配送中心网络。
1、全面推进批发市场和配送中心的现代化建设,形成批发市场和配送中心一体化的专业性配送中心网络。以批发商为龙头,由零售商和连锁超市加盟合作,共同投资建设配送中心,充分发挥物流设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鼓励大型商业企业自设的配送中心,在为本系统内的零售店配送服务的同时,受理社会中小零售店的商品配送业务。
3、创造条件积极发展为连锁超市服务和制造业企业服务的社会化配送中心。
(五)探索物流园区开发和运行的新机制
1、政府规划、政府、企业共同开发
各类物流园区由政府统一规划,确定功能和范围,制定准入准则。由于物流园区投资大,回收期长,政府(包括市、区、镇政府)要加大对物流园区的公路、铁路、通讯等基础设施投入,走政府和企业共同开发的路子。物流园区的建设与经营管理要借鉴国内外物流园区的成功经验,在投融资机制、管理体制、经营理念、运作模式上开拓创新,探索出一条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新路子。
2、制定物流园区的准入准则
进入三大国际物流园区的物流企业,主要是以国际物流服务为主和国际物流服务与区域物流服务相融的国内外物流企业及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区域性物流园区的物流企业,主要是区域性物流服务为主和国际性物流服务、区域性物流服务与市域性物流服务综合的物流企业和第三方物流企业。
3、坚持物流企业入物流园区的原则
创造条件,引导物流企业入园区经营。进入物流园区的物流企业享受各项有关的优惠政策。今后原则上不再批准物流企业在物流园区及现有物流基地外大规模征地发展物流中心。
责任编辑:李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