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日本的“规制缓和”
周 实,隋 军
东北大学文法学院法学系
摘要:自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政府为摆脱石油危机和财政赤字,消减财政支出,力图通过“规制缓和”,放宽政府对企业实行的多种限制,为增强企业的开放度,给民间经济主体以更多的自由选择权,使日本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竞争中增强了活力。
关键词:日本;“规制缓和”;“政府主导型”
一、日本“规制缓和”背景
20世纪70年代以后,日本在“债权大国”、“金融大国”的威名下,不良债权数额巨大,财政赤字不断扩大,新的经济问题逐渐突显出来,已进入了泡沫经济之中。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开始,财政赤字增大。到80年代,由于赤字国债的发行,财政赤字问题深刻化,为削减财政支出,政府认识到提高行政效率的必要性,开始了引发“规制缓和”的第二次临时行政调查研究会。到了1990年,政界与财政金融界的经济丑闻不断发生,因此调整官僚机构与财政金融界关系的呼声不断高涨,政府对市场的介入,规制以及行政指导等行为方式的效果开始受到质疑。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的中期,基本上形成了以推进“规制缓和”为主要任务的行政改革中心。
……
未完,详见附件
资料来源:《东北亚论坛》 2006年第06期 第83-85页
转载时间:2013年0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