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jpetr2009@126.com 010-6543-6703
“十二五”大力推进物联网 安防借力发展

    2011年全国“两会”将于2011年3月3日和5日在北京正式拉开帷幕,房价、物联网、交通治堵等热点话题得到高度关注。

 

    国家“十二五”规划明确提出,把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发展重点。物联网为二十一世纪的全球信息化、城市化进程提供了革命性的技术,物联网将通过与传统产业的全面融合,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新一轮社会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

 

    自物联网概念引入中国,其发展速度惊人。一个权威机构研究的报告指出:2009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达1716亿元,2010年中国物联网产业市场规模超过了2000亿元,至2015年中国物联网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在地方两会召开期间,多个省级政府提出加快物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发展。综合以上信息表明,物联网市场前景近几年将会超过计算机、互联网、移动通信等市场。物联网市场广阔,它也给安防行业带来新契机。

 

    安防系统具有物联网的天然属性,可以说安防是最早与物联网结合的产业。从前几年“平安城市”推出开始,物联网技术就应用在城市安防系统中。小区安防、轨道交通、医疗、金融、监狱等领域都取得突出的成绩。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物联网感知层核心技术之一,智能交通领域的不停车收费系统就是门禁技术、视频监控技术、物联网技术、自动化技术等多种技术的综合应用。

 

    据中国工程院院士刘韵洁介绍,目前中国物联网存在关键技术落后、标准体系不完善、物联网领域整体规划滞后等三方面主要问题。他表示,国家应该在政策领域对物联网的发展作整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并在产业发展上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力争在重点领域取得突破。

 

    首先要突破感知端产业的瓶颈,重点发展高端传感器、MEMS(微电子机械系统)、RFID产业等。其次要发展物联网相关终端和设备。此外,要在物联网相关软件、信息服务和基础支撑产业上下功夫。“从产业发展的角度看,还应关注重点,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刘韵洁表示,智能电网、智能汽车(智能交通)、智能医疗、智能家居、RFID(射频识别)产业值得特别关注。

 

    物联网标准研究在国际和国内均处于初期阶段,各国有协作也有分歧,导致国内的物联网标准建设仍未取得整体性突破,系统“端到端”的物联网标准体系建设亟待加强。据中国建设部智能建筑专业委员会专家组副主任王汝琳教授介绍,目前物联网确实需要脚踏实地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打造良好的产业发展势头。

 

责任编辑:文成

 

中日物流合作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研究联盟
  • 联盟简介
  • 组织机构
  • 专业委员会
  • 专家委员会
  • 秘书处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修班
  • 第二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师资研修班

    (2021年05月30日--06月04日)

  • 日本物流与供应链20讲(2020年第一期)

    (2020年11月21日始)

  • 北京秦藤物流沙龙
  • 关于发起举办“北京秦藤中日物流沙龙”的通告
  • 中日物流论坛
  • 中日商贸往来与物流体系建设研讨会

    (2016年03月27日)

  • 中日经贸关系发展与自贸区建设研讨会

    (2014年01月18日)

  • 中日经济往来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3年04月02日)

  • 中日经济交流与物流发展研讨会

    (2012年05月12日)

  • 中日冷链物流论坛
  • 第二届中日冷链物流国际论坛(2021)

         ---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10月29日--31日)

  • 第一届中日冷链物流发展国际论坛

         ---农产品 · 食品冷链物流与生活品质

    (2019年07月06--07日)

  • 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论坛
  • 第一届中日物流与供应链研究国际论坛

           ---供应链研究与现代流通体系建设

    (2021年04月16--18日)

  • 中日农产品流通论坛
  • 第一届中日农产品流通国际论坛(2021)

    ---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及其技术设备

    (2021年08月00--0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