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社会化大流通体制
陈文玲
日本经济的崛起令世人瞩目,目前,日本GNP总值已相当于英、德、法三国的总和,占世界GNP总值的14%;人均资产额相当美国的3倍。1990年日本人均国民生产总产值达2370美元,超过了美国。经过几十年经济建设,日本已成了世界第二经济大国,第一金融大国和第一债权大国。日本之所以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崛起,固然有多种的原因,但我们不能不看到,与社会组织相适应的包括物资流通在内的全部流通活动的顺畅,作为社会体系的流通结构的合理,围绕市场政府对流通领域宏观调控的有力,对现代化流通研究的拓展与深化,以及由上述诸方面之综合——流通对生产产生的巨大作用力,是日本经济振兴的原因之。
(一)日本的流通是以市场为中心的社会化大流通,流通在这个意义上是系统工程,是动态过程,是总体流通,商业只是其中的一部分。
日本同中国一样,过去一向把生产、流通、消费作为一成不变的程序,分为几个阶段,即生产出产品,经过流通分配给消费者,流通在这里起到了一种传递作用。近来,日本社会和经济界越来越感到,格守着“生产”、“流通”、“分配”的分离是不对的,要在国民经济总体运行中,确立社会化大流通的观念,或者把“商业”改成“流通”和“销售”。要确立物流的概念,把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大量浪费,通过流通尽可能减少到最低限度。
……
未完,详见附件。
附件:日本的社会化大流通体制
资料来源:《河北学刊》1993年第01期第101-109页
转载时间:2014年07月0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