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食品物流的信息追踪系统
曾庆宏
食品工业直接面向千家万户,怎样保证食品的“食之放心”,涉及的环节很多,因素很复杂。世界先进国提出所谓“品质连锁管理”的概念,对食品物流的过程实行全面的监控和管理。日本在食品物流方面建立信息追踪系统,作为“它力之石”,可从中得到借鉴。
确众可追溯性
“从餐桌到生产现场”的食品制造和流通的履历信息追溯,确立能够进行追踪的可追溯性结构,成为当前急需解决的课题。
日本《物流》杂志在其“2003年的物流”特集中刊登了一篇文章,题目是“可追溯性一支持放心食品的品质供应链”。文中提出一个模型案例,如图1所示。
某食品原料厂专门生产食品原料Z,供应给多个食品加工厂1。食品加工厂生产的产品经过物流配送中心运给各地区的分销商,再由分销商销售给消费者。假如地区C的消费者发现其产品有异味,并到该地区的分销商处举报,分销商根据该产品的生产批号,可以追溯到是哪个物流中心配送的,如是物流中心2。由此可追溯到该产品是加工厂1的第M批产品。若该批产品的加工过程没有问题,便可进一步追溯其所用的原料。若是原料Z有问题,就可查出系食品原料厂的批号2产品。这样可以追溯到是其供应商W所提供的原料X有间题。最后经过鉴定,确实无误。那么加工厂1就要负责将其第M批的产品全部收回处理,该批产品可能已经从物流中心1和2运给了地区A、B和C的分销商。这就是建立在可追溯性基础上的放心食品的质量供应链。
建立这种质量供应链的前提是供应部门必须采购那些能够确认批号的原、辅料制造部门必须详细记录其每批产品的制造条件,包括使用原、辅料的批号,并严格实行本厂产品的批号管理物流部门必须记录从加工厂发货直到消费者含以此为原料的其他加工厂收货为止的整个过程的产品批号。这样,才能保证产品制造、流通过程的可追溯性。
……
未完,详见附件。
资料来源:《食品与物流》
转载时间:20013年0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