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物流政策与企业的对策
宫下正房 中田信哉 著 徐宝红 译
随着经济的日益成熟,流通、物流被引入到社会系统中来,而且不得不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社会的制约。在此前提下,企业必须使自身的物流系统去适应社会系统。为此,加入到标准化混载系统中来及对物流地区的选定的考虑就很重要了。
一、物流政策的方向
提到物流,也不过是在各种经济方面的计划、政策中将构成物流的活动及其设施。只有一个近似于综合物流政策的通产省的流通系统化方针。这是在接受了产业构造审议会的咨询后于1971年作为“流通系统化基本方针”被提出来的,随后“流通系统化实施计划”被推了出来。在此指出了今后日本流通活动的方向,特别是广泛地列举了推进物流发展的手段。
虽然,今后的流通系统化的方向,会受到物流方面的特定条件的限制,但仍向其方向努力。在物流关系中一直得到发展的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1.彻底的货物集装托盘化及托盘统一核算系统。
2.为城市内物流改善的综合系统的开发。
3.大规模物流基地的适当配置的构想。
另外,在运输省运输政策审议会曾在1981年就关于综合交通体系问题,以“基于长期展望的综合的交通政策的基本方向”为题目提出了咨询。这虽然是做为运输大臣的咨询机关的回答,并不做为运输省的具体的行政活动,但其中物流做为一大项以“物流政策的方向”为题被提了出来,也许从性质上看可以称为综合物流政策,然而并未提出特别具体的方法。
从社会的行政的利益这个观点看物流,其方向性可以说正在确定下来。从常识上考虑可以形成社会观点的物流,以下四点成为大的目标。
1.依靠高效率的物流体系对经济的成长作出贡献。
2.以节省资源、节省能源为未来方向。
3.成为维护健全的企业间竞争的公平的物流贸易及确保运输机关间的竞争。¼ 追求维护居住环境、自然环境的物流的理想状态。
……
未完,详见附件。
资料来源:《铁道物资科学管理》 1994年05期 第58-59页
转载时间:2013年08月21日